男女主角分别是刘虞刘珣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三国:貂蝉是刺客?甘夫人要帮忙?刘虞刘珣全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老黄金兔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贾诩这话一出,张济也想起来了。这么大手笔,这铁定是有求于自己两人了。可问题是,自己两个基本上就是外放边军一个意思,连温饱都成问题,在长安更加帮不上什么......刘珣一听,不禁多看了贾诩一眼。这三国大名鼎鼎的毒士,果然名不虚传,头脑什么时候都是清醒的。不过,这一次,他可是要让对方大吃一惊了。刘珣这时候站起身,举起酒杯对张济和贾诩道:“两位将军,本官年轻,大家又都是北人,我是感念两位将军辛苦,在这待着,别说油水,就连军士们的军械粮草都混不到,我这没过来没看到也就算了,如今看到了,自然不能袖手旁观......”“所以说,我是真的没有一丁点事情需要两位帮忙的,两位尽管放心!完全没有!我这次过来,主要还是送军械过来长安,顺便去看看我们刺史大...
这么大手笔,这铁定是有求于自己两人了。
可问题是,自己两个基本上就是外放边军一个意思,连温饱都成问题,在长安更加帮不上什么......
刘珣一听,不禁多看了贾诩一眼。
这三国大名鼎鼎的毒士,果然名不虚传,头脑什么时候都是清醒的。
不过,这一次,他可是要让对方大吃一惊了。
刘珣这时候站起身,举起酒杯对张济和贾诩道:“两位将军,本官年轻,大家又都是北人,我是感念两位将军辛苦,在这待着,别说油水,就连军士们的军械粮草都混不到,我这没过来没看到也就算了,如今看到了,自然不能袖手旁观......”
“所以说,我是真的没有一丁点事情需要两位帮忙的,两位尽管放心!完全没有!我这次过来,主要还是送军械过来长安,顺便去看看我们刺史大人的儿子,我的堂兄刘和,他在天子近前,看望一下他,我这手上有旨意在,料想也并无阻碍......”
“这......”
刘珣这话确实让贾诩惊讶了!
可以说,刘珣是第一个对他们施恩而完全不求回报的。
甚至于连一个小小要求都没有提的。
这下,就连多智如贾诩,也想不到刘珣如此做有何深意。
他不知道董卓很快就要死了,所以他也想不出刘珣这是为了什么,真的只是单纯的真诚相助?
刘珣这时候接着道:“我在北面,也常听说一些刺史太守之类的,说董太师飞扬跋扈独揽大权,呵呵,这事,我相信倒是真的,可是,他们这些个刺史太守的,说心里话,是个什么想法咱们也都清楚......真要是他们坐在董太师这位置上,估计还更过份......”
这话说的,就真的是说到张济他们心里去了。
在他们心里,就是这么想的,一个个说着好听,实际上,洛阳一撤之后,那些个联军全都起了内讧,最终是个什么结果他们心里都有数。
刘珣这话,一点都没说错。
“即便是我幽州,也是外表和气,实际上钩心斗角,全是算计和阴谋,所以我刘珣早就发过誓,我只想要自己实力强大,能够保护自己,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人,能够让兄弟们吃香的喝辣的!”
“今日,有缘份,咱们成为兄弟,兄弟有困难,我刘珣就要帮忙!就这么简单!至于说去到长安怎么交差,呵呵,那个就凭智慧了!说实话,我要是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,那以后就老老实实躲在幽州不用出来了,哈哈!”
听到刘珣这掏心窝的话,不论是张济还是贾诩,还有张绣,全都热血沸腾了。
北方汉子,没有这么多弯弯道道,即便是算谋如贾诩,最怕的就是这种啥也不要,没有算计的真情义。
这个他最受不了。
人家就是白给,就是一点索取都没有,你还能怎么算计?
这一晚,宾主全都舒爽尽兴!
第二日一早,刘珣留下两千具轻铁长弩,还有数量不少的弩箭,就准备离开,继续前往长安城。
贾诩默默地看着,一直到刘珣和大家一个个都告辞转身离去之后,这才拍马追了上去。
“刘大人,留步,留步......”
对于贾诩追了上来,刘珣也有些奇怪。
他这次过来,确确实实是过来交个朋友卖个好的。
他可是知道,几个月之后,董卓被吕布所杀,这之后长安还会混乱很长一段时间。
这期间,其实他是获取不到太大利益的。
一来他的官职地位各方面都太低,手上又没有什么兵马,在长安这种大湖中根本就翻不起浪,所以他的计划就是等董卓被杀的时候,看看能不能获取一些好处,比如汉献帝的圣旨敕封之类的。
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。
他要的就是这些。
然后再回去幽州积蓄势力,等刘虞和公孙瓒死斗的时候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。
简单讲,他来长安,就是来结交张济、贾诩他们,还有朝中的一些大臣,有机会也得露露脸,刷一个存在感,最后拿一份圣旨回去。
至于刘和的命,他根本就没有去多想,管他呢!
能救就顺便救回去,不能救他毫不犹豫地离开。
他不在乎刘虞怎么想,反正刘虞也活不了太久,他随便找个借口就行了。
所以他不明白贾诩为什么会追上来。
肯定不可能是被他这区区两千长弩给打动然后主动投靠。
“刘大人,这是诩写给李儒李文优的信,大人若是有瑕,可以去拜访文优先生......或者,在长安有麻烦,也可以找找文优......”
刘珣明白了,这是贾诩的示好。
贾诩应该是见自己什么都不要,有些不好意思,这才给了一封信,让自己遇到麻烦能够找李儒帮忙。
李儒刘珣当然是知道的,董卓手下的第一谋士。
在如今的长安城可谓是位高权重。
对于贾诩的这份心意,刘珣很是感激。
于是他直接下马,对着贾诩郑重行礼道:“多谢将军厚爱!”
想了想,刘珣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:“先生......珣粗通天象,这长安方向,未来似乎有变故发生,先生及张济将军等,看看是否有家眷在长安?若有,还请尽快搬迁过来才是稳妥......”
说完,对着贾诩一拱手,然后上马告辞而去。
贾诩刚听着这话,心中一惊,再想多问,发现对方已经离去。
有变故发生?
贾诩一时间也想不出会有什么样的变故。
好在他和张济都没有什么家眷在长安,也不用多担心什么。
长安城外,霸城乡。
这里是长安郊外东北面最大的集镇。
也是长安城外货物的集散地。
刘珣他们的第一站,就是来到了这里。
霸城乡集并没有城池,也没有城墙,都是松散的集市,主要还是仓库,到处都是一座座的巨大仓库。
这里也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,因为就在霸城乡旁边不远,就是守卫长安的军营,没什么劫匪胆敢过来这里抢劫仓库。
这里有一座幽州刺史刘虞的货物中转站,也是刘虞的据点。
不过,这里如今被刘珣接管了。
他手上有刘虞给的玉符,可以统管一切幽州暗探和据点事务。
在刘虞看来,长安这边的一切布置,其实全都是为了自己儿子服务的,并没有其他用处,他刘虞又不想过来攻占长安,也不想过来任职,所以既然要想救出自己儿子,自然要将这边的力量交给刘珣。
“大公子最近有什么消息传来?”
刘珣面前,霸城这边的主事正躬身站着。
“搬走了?来的是谁?他是怎么说的?”
今天会有北营来抢走长弩,昨晚貂蝉就已经跟他说了。
不过刘珣为了更加真实不露破绽,根本就没有跟管事的说,而且自己还借故进城来拜访李儒,就是要避开这事。
“大人......领头的是北营的一名校尉,好像姓......陈......还是成......我问了搬运的军士,说是叫成廉......”
成廉,刘珣自然知道,这是吕布手下的亲信将领。
看来吕布这是上钩了。
“大人......这下如何是好?”
管事的看着刘珣沉默不出声,担心自己受罚,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。
“算了,这事本来就不是你能解决的,你记得是谁拿走就好,到时候太师府问起,咱们也有个说法。去吧,你先回去,我估计这事闹开了,太师府肯定会派人来询问的,你照实说就行了!”
管事的原本一路都在担心这位大人会直接把他给扔出去,没想到竟然这么和气,一时间真的是感激涕零,心想这下回去还得好好干,不能再搞砸了。
管事的走后,刘珣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联系刘和。
在他看来,现在这个时候去联系刘和,即便是能够因此见到天子也是没用的。
如今的天子是在董卓势力的监视之下,自己去见他又有何用?
天子汉献帝也就是个十二岁的半大少年,连玉玺都在尚书房李儒那边存着随时盖印,他什么都做不了。
恐怕见到自己之后,又是搬救兵来营救他出长安这一套,那时候更麻烦。
在董卓被杀之前,他都不想和刘和以及天子有何瓜葛。
天子可以不理,但是有一个人那边,他还需要去临时混一个官职。
“表兄,既然需要官职,何不直接找李儒大人?岂不是更好?”
赵云在听说刘珣想要用轻铁长弩的图纸去王允那里换取官职时,疑惑道。
“呵呵,云弟可知,咱们要是求的是李儒大人,那么以后就是董卓一党,可是不好......如今,投靠王允更为有利......”
“瘦猴,你今晚就去找找王家管事,就是貂蝉夫人说的那位......告诉他,就说我愿意献出轻铁长弩的设计图,并且能够派人指导打造长弩,只求一个官位......”
夜晚,王允府邸。
王允听完密探管事的汇报,陷入了沉思。
“老爷......”
王允轻嗯了一声,道:“普通官职倒也无所谓,这中郎将......可是带兵的,如今又是非常时期......他有说为何要这中郎将官职?”
“老爷,他手下的意思,是如今幽州刺史刘虞情况很不好,被公孙瓒快占完幽州地盘了,公孙瓒就是朝廷之前敕封的奋武中郎将,这刘珣想要一个中郎将的军职,之后回去对付公孙瓒......他还说,等那两千长弩到了,全都送给老爷这边......”
“公孙瓒......去,叫貂蝉过来......”
很快,貂蝉就来到了王允面前。
“你来说说,上次去幽州了解的情况,如今的幽州,公孙瓒占优势?”
王允之前只是关心刘虞研制出了轻铁长弩,对于刘虞那边的情况并不怎么了解,幽州穷乡僻壤的,他也不关心。
如今刘珣要官,他总得搞清楚情况才行。
“大人,据属下了解,刘虞完全不是公孙瓒的对手,公孙瓒善战,有几万兵马,而且他完全不听朝廷指令,据属下获知的情况来看,刘虞应该是打不过公孙瓒......”
这下王允心中有数了。
在他看来,如今长安朝廷,他和董卓之争,是争的朝政大权,不管怎么样,他也不希望出现公孙瓒这样不听朝廷号令的,刘虞迂腐,正好拿捏。
如今刘虞快不行了,自然要支持他能够把公孙瓒灭杀了。
“好,老严,你回复他,我这边给他提交推荐,推荐他担任建义中郎将,具体太师那边批不批,让他自己去想办法,我们的报酬就是长弩设计图,还有两千具长弩!”
建义中郎将,意思就是平定叛乱,匡扶汉室的军队。
暗合可以用来剿灭公孙瓒。
王允也算是用心帮刘珣正名了。
“至于军士、军械,全都要他自己筹集,咱们上表上不用提及。”
王允这是一毛不拔,打算空给一个官职。
尚书房,李儒看到王允提交上来这一份表书,很是意外。
他一时间想不明白,刘珣明明认识自己,也拜访过自己,为何不直接跟自己提出需要官职?
这外放的中郎将,对于如今的李儒来说简直是小意思,随时都可以给任命了。
反正董卓也不关心这些,就算问起,他也可以有一大堆的理由帮刘珣解释。
可刘珣和他聊竟然一句话都没有提及,反而去找王允。
在他看来,很大可能是刘珣不了解他的实权,还以为要找王允才行。
不过这个他也不想去过问了,既然人家已经找了王允,他这边肯定要帮这个忙的。
于是,玉玺盖印,刘珣就成了建义中郎将。
刘珣拿到敕封圣旨之后,立即让城外的五百军士开始改旗帜,放弃幽州刺史旗,直接用新的建义中郎将军旗。
这算是刘珣真正拥有自己的正规军队建制。
按照中郎将的建制,标准是一万人,当然如今也没有完全按照建制的,比如董卓手下的几位中郎将,吕布就有近两万人,而女婿牛辅统领张济、贾诩、李傕、郭汜四部,算起来有三万多人。
刘珣现在别说两万人,就是一千都没有。
好在有了这个军职之后,其他的都好办了。
不过这几个月他什么都不准备动,就等着长安城的大事发生。
转眼间,两个月时间过去了。
这段时间来,刘和已经传讯出来好几次,询问刘珣是否有过来,刘珣都让人回复他据说已经在路上了,反正现在刘和又出不来皇宫,外面怎么说都是刘珣说了算。
至于王允和吕布这边为何一直都没有动手,刘珣也通过貂蝉的秘密通报了解到了原因。
原来最近这几个月以来,董卓都没有离开过嵋坞,他有什么事全都是传令给弟弟董旻,还有吕布、李儒等核心人物进嵋坞,夜晚饮宴边吃边聊的,所以吕布一直找不到动手的机会。
在嵋坞动手,吕布担心自己杀了人之后根本就出不了坞堡。
所以他们密谋怎么样让董卓能够离开嵋坞进来长安城。
这一日,貂蝉传来消息,说是吕布前几日过去嵋坞时,告诉董卓,说天子生病了,不知道是不是中毒了,希望董卓去看望一下。
董卓已经同意明日一早过来长安城,去觐见天子汉献帝。
“司徒府?”
刘珣神色一凛。
他不知道这关键时刻王允找他是为了什么。
按说这董卓被杀之后,王允掌控大局,并没有什么事可以和他这个新任中郎将有关啊?
不过不管怎么说,既然王允有招,他肯定是要过去的。
现如今,王允就是董卓,一言而决的,他和王允又没有仇怨,有什么不敢去的?
“文优,你就待在这里,放心,没事的,现在把你转移出去城外反而会坏事,就在这,真要有人敢闯进来搜查,我的人会帮你藏匿好,你放心,我去去就来......”
李儒点点头,事实上他现在对刘珣这边情况也不了解,想不出王允为什么会找刘珣过去。
刘珣出门之后,带着典韦、赵云以及几十名亲卫立即朝着司徒府疾驰而去。
来到司徒府,王允很快就迎了出来。
“末将刘珣拜见司徒大人!”
刘珣眼见王允出来,立即躬身行礼。
“呵呵,小刘大人不愧为汉室宗亲,年轻有为啊!”
如今的王允正是意气风发时,董卓被成功击杀,朝臣们也都被他统一了意见,现如今他王允是录尚书事,总揽朝政,真正的集大权于一身。
“大人谬赞了!若无大人抬举,末将如今不过是小小都尉罢了!若有用得着的地方,还请大人下令,末将定不负所托!”
刘珣不知道王允要他来是干什么差使,反正先表明态度,这是最重要的。
刘珣这态度,王允看了很是满意。
原本对于这件事要不要交给刘珣他还是有些犹豫,如今一见他这态度,那就不用犹豫了。
“小刘将军,正好,老夫有一件重要事需要小刘将军去办......”
“请大人吩咐!上刀山下火海,末将都义无反顾!”
这家伙!
连什么任务都不问,就是一顿表忠心,把原本正开心着的王允捧得更舒坦了!
“好!好!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!这刀山火海倒是不用,只是这事需要细致一些......老严,你跟刘将军好好说说......小刘将军放心,这事办好了,你拿一成回去,刚好可以用来招募兵马......”
王允说完就回府中继续去处理大事了。
刘珣这边,听了这位管事老严的介绍,总算明白王允要自己干的是什么事了。
原来皇甫嵩带兵前往清剿嵋坞之后,王允忽然想起来,董卓可是将所有的家产全都存放在嵋坞当中。
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,不但不是小数目,很有可能是一大笔巨额财富。
王允如今大权在握,自然不想放过董卓这巨额财货。
以前董卓没死,他王允是文官,又不敢私自豢养兵马,所以他手上只有一些密探,并无可用的军队。
唯一一支被他劝降的兵马也被皇甫嵩带去清剿嵋坞了。
如今长安城中的兵马,基本上都属于吕布在统领,吕布是个贪财好色的,如今又被王允依照承诺封为大将军,若是要吕布去抄嵋坞,哪还有一枚五铢钱轮得到他王允?
所以他才会派老将皇甫嵩前往嵋坞清剿。
虽说财货分配他们已经谈好的,可问题是皇甫嵩也不是唯他王允是从的下属,皇甫嵩在朝中威望颇高,这要是将嵋坞绝大多数财货全都拿走了,他王允也不好意思放下身段来和皇甫嵩争夺财货。
一时之间,着急的王允终于想起了刘珣。
这个在长安城完全没有根基而且刚刚被自己提拔为中郎将的刘珣。
几个月前的举手之劳,如今正好可以用上。
刘珣独自从幽州过来,在长安城除了那个文弱的刘和之外,完全没有依靠,又算是他王允的门生,还是武将,这不正合适么?
“刘将军,这是大人签发的手令,还有圣旨......特命全权负责清查嵋坞......”
刘珣一看,心中可是激动不已,这他奶的好事啊!
董卓的财产,那可是......刘珣都不敢想!
这圣旨都有,刘珣也都无语了。
王允现在恐怕已经把天子的玉玺都拿过来司徒府了吧?
不过这事跟刘珣无关,他也没本事去管,有圣旨,那就更好了!
免得到时候皇甫嵩那老头杠起来头疼。
想到这里,刘珣也是计上心来。
“好!还请严老跟着咱一起去!一起去......”眼见这位老严似乎不太好意思一起去,刘珣连忙道:“严老,咱年轻毛躁,很多事还是得严老帮忙看着才行,严老这帮忙,少不了辛苦费,这个小子省得的,省得的!”
王允没有发话,原本老严是不敢去的,不过听到刘珣说的“辛苦费”三个字,立即心动了。
谁都知道董卓这么多年不知道收刮了多少宝贝,这辛苦费......怎么可能少了?
于是老严立即对刘珣道:“感念刘将军盛情,小的这就去禀告老爷一声......”
这“老爷”的称呼,让刘珣更加确定自己这一招走对了。
现在王允还没倒之前,跟他这帮人搞好关系始终不会吃亏的。
很快,这老严就跟着刘珣一起出发,出城前往嵋坞。
刘珣早就派人去传令,将那五百骑兵带上去嵋坞。
这一路上,刘珣连忙仔细询问皇甫嵩现在的情况,以及接下来碰上皇甫嵩,该如何应对。
嵋坞离长安城有两百多里路,董卓每次过来,都会花一两天时间不等,这也是董卓没啥事不愿意来长安的其中一个原因,实在是来去太不方便了。
这次皇甫嵩为避免走漏消息,带去的全是骑兵,而且是马不停蹄,因此按照刘珣估算,应该会在明日的早上到达。
他不用太着急,万一和皇甫嵩同行了,这不得加入一起攻打嵋坞啊?
他倒不是怕打仗,而是自己只有五百军士,何苦去干这种事?
刘珣在路过集镇时招募了一大批的车马,用来运送物资。
一路上卡着时间点,总算是赶到了嵋坞外。
这时候,刘珣让军士和车马队全都停了下来,他要派人先去前面看看情况。
“报!将军,嵋坞已经被攻下!坞堡外的守军投降了,不过如今皇甫将军正在和大将军手下军将争执,好像就是为了嵋坞中的财货......”
“吕布的军将?你没听错?”
在听说对方遇到麻烦了之后,刘珣心中有了主意。
“走,我们去拜访拜访!”
弘农城外军营。
张绣在听到小师弟赵云说他的表哥想要顺便过来拜访,自是欢迎的。
这一位,不仅是汉室宗亲,还是幽州郡都尉,父亲是太守。
一郡太守,虽说算不上什么,可是人家愿意过来结交,总还是要给面子的。
张绣跟叔父张济说了一声,张济也觉得应该结交。
如今这乱世,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,反正对方要真的想要拜托自己这边帮啥忙,小忙可以,大忙就帮不上了。
当晚,张济、贾诩和张绣就在军营内摆下了酒席,欢迎刘珣的到来。
刘珣也就只带了典韦和赵云赴宴,见到这位少年郎身后站着的两位,贾诩也不禁眯起了眼睛。
好家伙!
这两人,杀气很重啊!
酒宴开始,刘珣执子侄礼,客气地向张济敬酒,把张济搞得心情舒畅。
说起来,他们这些西凉军头,看着威风,可是在那些个郡守刺史面前,根本算不上什么,更不用说朝廷那些个大臣了,都当他们是西北莽汉。
最郁闷的,在董卓手下也没捞到啥好处。
如今的董卓,在长安城外嵋坞中吃好喝好玩好,而他们几个,全都在长安外围各地驻守,就连军士们的粮草都是一路克扣,搞到现在都快周济不上了。
什么升官发财之类的,那是啥都没有。
现在的张济和贾诩,都只是守关校尉而已。
守关校尉,也就三两千兵马而已,还抵不上一郡太守。
这位小刘大人已经算是难得敬重他们这些粗人军将的了。
“这常年驻守在外面,难得有小刘大人这样的过来看望我们的,咱们现在也是苦啊!唉,要军械没有军械,要粮草没有粮草......”
张济喝多了一点,就开始倒苦水了。
刘珣一听,立即关切道:“这么严重?如今不是董太师掌权么?咱们这边就这几千兵马还供应不上?”
“董太师......唉,太师大人有哪里知道咱们的苦啊?你都不知道,李傕、郭汜他们都已经出去打秋风了!”
刘珣一听就明白了,原本历史上确实有李傕、郭汜纵兵在颍川、陈留肆虐,原来这是饿的。
如此看来,这董卓,确实是有些过份了。
“其实,也不能全怪太师大人,主要原因应该还是在牛辅这边......”
贾诩出来打圆场道。
“哼!那种小人!”
张济都不想多说,免得被刘珣这外人看笑话。
不过话不用多说,一点就透。
果然,张绣悄悄解释一番,刘珣就明白了。
原来董卓也不是完全没有拨付粮草和军械,只不过原本拨付的就不多,还被董卓的女婿,张济他们的顶头上司牛辅给克扣了一大部分,到他们手上可就真的不够了。
“既然如此,两位将军为何不学学李傕他们,也去附近打打秋风?”
刘珣疑惑道。
“哎,咱们不能像李傕他们那样,好歹咱们也是朝廷的官兵,不能干这种事......”
贾诩摇摇头道。
刘珣又试探地说道:“那......往南呢?”
往南,是在哪,大家心里都清楚。
这时候张济忍不住道:“小刘大人的想法,咱们早就想过啦!唉,说来也是丢人,咱们的弓箭短弩这些军械全都残缺,根本上想去南面收些粮草都难......”
“别说南面了,就是北面有匈奴游骑,咱们都没啥军械可以去清剿的,要不然,也不会这么难受了!”
张绣补充道。
“哦?这是缺军械的问题?”
一听到这,刘珣忽然间有了主意。
“是啊,这军械补给才是最要命的,要是太师府给咱们补齐了军械......别说补齐,就算是给咱们补上一千八百的,咱们都可以去收粮了,这不论往南往北,都是可以的......”
张济愤愤道。
“呵呵,既是如此,那就好办了!好办了!”
一听刘珣说好办了,张济眼睛一亮,贾诩也是一样,喝了再多的酒,这一听到能办事,完全就不同了。
“不知小刘大人可有教我?”
张济急道。
“哎呀,谈不上教,只能说是资助,资助......呵呵......两位将军应该还不知道,本官这一次,正好是奉了咱们刺史大人之命,押送三千具轻铁长弩过来给董太师的......”
“轻铁长弩?这是......”
张济和贾诩、张绣全都是第一次听说。
刘珣见状,立即招招手,让典韦去取几具过来。
很快,张济、张绣他们全都人手一份。
“这......这玩意厉害啊!”
张济他们可都是骑马征战的军将,这摸上手就知道厉害。
“这是家父研制的新型弩弓,刺史大人实战之后欢喜得不得了,不知怎么的,被董太师知道了,于是前些日子长安这边传了指令过去,太师府要了三千具这种长弩,刺史大人就让本官押送过来,顺便过来长安联络联络感情......”
刘珣寥寥几句话,就将前因后果全都说清楚了。
“这......大人的意思是......”
张济连“小刘”两个字都省了,说明下意识已经将刘珣放在跟自己平辈的位置上了。
“呵呵,两位将军,这些军械本就是送给太师府的,两位的军队难道不是属于太师府的?”
这话说的已经很明确了。
不过张济和贾诩却是不敢随意接手,这可不是开玩笑的,这随意截胡了董卓太师的军械,他们还没这个胆子。
眼见三人很是动心,可是不敢接手,刘珣也是能够理解。
正好!就是要你们不敢,这才能显得更珍贵!
“两位将军,今日刘珣因着张绣将军的缘故,与两位将军一见如故,这轻铁长弩,就由我做主,给两位留下两千具,剩下一千具我再拉过去长安城,你们也不用担心太师府怪罪,这事我自有方略,本官帮你们扛下了!”
“这......真的可以?”
张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。
两千具这种高杀伤力的轻铁长弩啊!
别说两千具,就算是一千具,他们就立马能够改变困顿状况。
有了这批长弩,他们完全可以直接南下去找南阳刘表“借粮”。
目前的荆州刘表并没有向董卓俯首,打他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“可以!完全可以!两位放心,有啥事,就说是我主动给的,至于长安那边,我不会主动说,真要问起来我也有办法应付,你们不用担心......”
张济哈哈大笑,正待好好感谢刘珣一番,贾诩却是正色道:“刘大人,如此做,刘大人是有求于我等何事?”
貂蝉不明白,但是王允明白啊!
“呵呵,原来如此,刘虞这是锻造不出来这么多,又或者......想要先拖着看看情况......呵呵,一千具,够用啦!”
王允看着貂蝉“偷”回来的太师府命令,自然明白为什么幽州方面明明运到了一千具长弩却不上交军械库。
挥手让貂蝉下去之后,王允立即开始安排起来。
第二日一早,刘珣就进城,前去拜访尚书仆射李儒。
如今的朝廷,董卓是太师兼相国,但是更多的只是挂名,董卓又哪里可能去干活?
接下来主事的,也是具体干活的,是司徒兼尚书令王允。
所以说,王允才是董卓之下具有权势的那个。
不过,董卓也不可能把朝政大权全都交给王允,尚书房,还有一位尚书仆射,也就是尚书副手,他就是董卓的首席谋士李儒。
表面上看,李儒只是王允这位尚书令的副手,实际上,王允却是最为忌惮他。
因为李儒实在是太厉害了,王允想要搞点小动作,基本都很难瞒过李儒。
有了李儒在尚书房看着,王允想要大权独揽就不可能了。
这也是王允一直想要将董卓解决掉的原因。
只要董卓在,李儒这个尚书仆射就谁也动不了。
之所以急着要去拜访李儒,是因为他发现,他的到来,很有可能会加快了吕布和董卓的冲突,所以在这之前,他需要尽快布局。
尚书房。
左侧小公房。
当李儒听到小吏进来禀报,说是幽州刺史特使前来拜访时,一时间有些怪异。
太师府向幽州下令索要轻铁长弩之事李儒自是知道的。
针对幽州刺史刘虞的处置方案,也是李儒建议的。
所以这事他清楚。
他奇怪的是,既然幽州这边派人来了,应该就是送军械过来了,这事不应该找他,而是直接交到军械仓库就可以了。
李儒虽说是董卓的首席谋士,可是这事外人是很少知晓的,即便是他明面上的这个尚书仆射职位,一般人也不知道。
说难听点,除了董卓势力中有数的军将,以及王允这些高官之外,基本上外人很少知道他李儒的存在。
所以这位幽州特使来拜访他,实在让他感到意外。
再看了看这位特使递上来的名谒,似乎有些明白了。
“下官刘珣,见过李大人。”
刘珣进来之后,很是郑重地跟李儒行礼。
毕竟这里是尚书房,李儒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尚书仆射,刘珣和他没有其他交情,只能以官员礼节拜见。
“哎呀,小刘大人客气了,客气了。”
双方落座之后,李儒自然问起了刘珣的来意。
在他看来,这位姓刘,是刘虞的族亲,不用说,应该是为了刘虞的儿子刘和来的。
对于刘和,李儒的想法自然是继续扣着再说。
至少现在没有必要放他回去,扣着总是能够牵制住幽州刺史刘虞。
如今这一位年轻的特使过来,他倒要看看刘虞这是开了什么筹码想来换回刘和。
李儒心想,这一般的筹码还真的不够,这得看够不够吸引力了。
于是开始试探道:“不知小刘大人此次前来,是......”
“李大人,下官此次前来拜访,纯属仰慕大人风采,并无特别之事,至于太师府军械之事,下官自会和军械仓库那边对接,倒也不用麻烦到大人......”
李儒点点头,这话倒是对的,这种军械交接小事,本就不用他过问。
“下官来长安之前,途经弘农县,见了张济、贾诩两位将军,两位将军热情招待了下官,下官离开时,贾诩将军还让下官带一封信给李大人......”
“哦?贾诩?”
这下李儒倒是没想到。
贾诩写信给他,李儒立即联想到,对方应该是先去托付了张济、贾诩,想要他们帮忙说项,让自己这边放刘和回去。
边想边拆开信件看了一遍。
贾诩在信中并未提及刘和之事,只是简单说了刘珣过来拜访,然后相谈甚欢,还说因为军械损坏颇多,又缺粮,长弩他们强制留下了两千具用来收粮,如果真有难处,还望李儒能够帮一帮。
李儒看完信,心中有数了,接着道:“不知小刘大人除了帮贾诩将军送信,可还有什么麻烦事,需要本官协助的......”
在李儒看来,这事既然贾诩开口了,而且木已成舟,长弩都已经被贾诩他们拿了,人家军队也都是属于董卓麾下的,于情于理也不合适苛责。
所以他想着如果这位小刘大人是想过来打个招呼的,那也算是完成任务了。
又或者是真有刘和这边的事想谈,也可以提出来了。
见李儒已经看完信,刘珣便站起身道:“下官这次过来,纯粹就是来看看李大人,当日和张济、贾诩还有张绣一起饮酒,他们说起李大人,那都是相当的推崇,下官来长安本就没有什么大事,就是来结交朋友的,听到几位的推崇,便想着过来看看......”
李儒心想,小子前面的铺垫还真多,赶紧说真实的来意。
哪知刘珣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,说完这些话之后,便起身告辞了。
这下李儒傻眼了。
这......
这小子不说救刘和回去,至少这长弩短缺他也不说一句?
这下李儒都有些奇怪了。
难道说,这小年轻不懂官场规矩,以为就凭贾诩一封信这事就可以抹去了?
想到这里,李儒准备考验考验他。
“小刘大人,真的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?我可是听贾诩说,小刘大人私自将长弩留给了他们,这事你该如何和军械司这边交待?”
听到李儒这番问话,刘珣似乎早就有应对之策,对李儒笑着道:“哎呀,贾诩将军也是的,这事也都说了啊,我都跟他强调了,不用说,我自己会搞定的,看看,看看,还是不信我能够搞定吧?”
眼见李儒一脸疑惑,刘珣接着解释道:“下官眼见他们缺粮缺军械,这都是为太师做事的,可不能让将士们寒心了,反正我这军械也都是送来给太师府的,所以我就私自给了他们两千具,当时贾诩将军还问我到时候去到长安作何解释,我说我自有办法,不用他们操心,你看看......”
这下李儒更是好奇了。
“不知小刘大人是准备怎么解释这件事?”